行业新闻
半岛电子游戏贺祖斌: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
半岛游戏官方网站基于共享场景理念,构建为公共的跨学科融合交流,体验和实践的文化场域,具有文化性、场域性、潜移性等特点,校园内与之相关的博物馆、书店、文化景观等,
从首次提出“人文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到今天师生漫步郁郁葱葱校园,沉浸式体验到校园“十大文化景观”、校园博物馆群、独秀书店等文化场域,链接的是广西师大人共同的独特的文化记忆。
《人文实验室:大学文化建设之路》在校庆之际首发,该书主编、校党委书记贺祖斌为该书作序——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目标指向书写好文化强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答卷,再出发!
大学的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也提升人类的精神,并且将个体、民族和人类缔结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学文化是大学重要的竞争力,是大学建设和发展中重要的办学资源,是大学办学质量最根本的体现。一所大学能留给后人的有两样东西:大学精神和建筑。但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可传承的。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体现了大学的价值观、使命和目标,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
2016 年,我结合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革新,针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刚刚开启的独秀书房建设,率先提出大学“人文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将独秀书房办成集购书藏书、阅读写作、学术沙龙、咖啡品茗等为一体的读者共享人文空间,得到师生们的喜爱和肯定,后来在其他高校广泛推广半岛电子游戏。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大学环境文化尤为重要,我觉得仅针对校园实体书店还不够,需根据大学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其建设内容。因此,我进一步扩充了“人文实验室”的内涵和外延,首次对其内涵进行界定:在校园里以人文教育为主体,以校园环境为依托,以人文要素为内容,基于共享场景理念,构建为公共的跨学科融合交流、体验和实践的文化场域,具有文化性、场域性、潜移性等特点,校园内与之相关的博物馆、书店、文化景观等非实验性场域皆可称为“人文实验室”。2023 年初,我就此理念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大学“继承创新建设一流大学文化”高端论坛上进行了阐释,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大学“人文实验室”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是承载着大学文化的物化载体。
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杨叔子院士主张:“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我认为,杨叔子老校长所谓氛围来自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的内隐文化,与显性课程相比,具有不进入传统的教学计划、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等特点。氛围是隐性课程的诗化表述,隐性课程是氛围的教育学表达。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最本质的区别或许不在于显性课程,而在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当然包括美丽的校园环境、以学术为中心的潜在气质等,我想,这就是“大学的氛围”。当学校向学生提供课程的时候,除了强调显性课程的价值,也不能忽略隐性课程的意义。
多年来,我一直倡导以创建“人文实验室”为理念,构建大学文化育人环境体系,通过学校的隐性课程,不断地提升大学文化的内在品质。我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内涵十分丰富,包含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特别注意凸显其内在氛围,同时,关注几大要素: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这些历史构成了大学发展的脉络,彰显着大学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内在基因,透过大学历史去提炼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的外在体现,同时,每所大学都应有自己内在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将“尊师重道敬业乐群”作为校训,体现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办学初心;将“独秀精神”的内涵进一步概括为“弘文励教至臻至善”,以此弘扬学校的历史文化,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
大学雕塑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外显载体之一,广西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大批名师会聚,传道解惑,弘文励教。为纪念先贤,我们在校园树立了杨东莼、陈望道、曾作忠、林砺儒等一批校史人物的雕像,成为一道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景线,既是人物纪念,又是文化传承。
大学景观包括建筑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熏陶着在大学学习生活的莘莘学子,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人格修养,承载着教化育人的功能。
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师范大学的文化建设需要,“人文实验室”的建设实践将博物馆、书店、文化景观等非实验性场域纳入建设范围,经过征求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意见,先后凝练和建设了校园“十大文化景观”、校园博物馆群、“一站式”学生社区、独秀书房等。其中,王城、育才、雁山等三校区的校园“十大文化景观”包含校园的人文历史、自然、建筑等内容,反映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经典代表,不仅是校园文化标志,更是学生毕业后寄托母校情怀的地方,不少景观已成为师大人和广大校友心目中的“打卡地”。多年来陆续建成的十多个不同类型的校园博物馆,包括校史馆、桂学博物馆、王城博物馆、生物多样性博物馆、人桂展馆、越南学校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独秀书房等。它们是学校的文化场域和历史记忆,充分展示了学科特色和地方历史文化成就,也是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场地。近年来不断建成的新阵地“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学校学生宿舍区里一道道亮丽多姿的风景线、温馨暖心的避风港、生动立体的文化园。可以说,“人文实验室”的建设实践,提升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品质,凸显了学校独特的历史底蕴,彰显了学校的大学精神,提振了师大人的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我理想中的大学人文环境。我想,建设“人文实验室”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大学文化蓬勃发展,彰显、传播和提升大学精神,更是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在一所大学的具体举措。因此,我想通过系统化、逻辑性的记录和论述,推动大学“人文实验室”从具体实践走向经验总结、理论提升,进一步完善“人文实验室”的理念、实践逻辑。
于是,在这些年学校建设的基础上,我组织有关部门编撰了本书《人文实验室:大学文化建设之路》。该书凝结了多年来关于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的思考和实践,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
从“人文实验室”的文化基础出发,阐释“人文实验室”的文化内涵、功能定位、建设要点。
系统梳理了广西师范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实践,重点阐释了《广西师范大学颂》石刻、校园“十大文化景观”、校园博物馆群、校史人物铜像、雁栖湖碑刻景观、西迁记忆广场半岛电子游戏、雁栖湖文化长廊、“一站式”学生社区、独秀书房等标志性成果的建设思路和具体内容。
总结广西师范大学“人文实验室”的育人成效,拓展了“第一课堂”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构建了“第二课堂”的育人新体系,并创新构建了“共享空间”的育人范式。
附录收录了数年来发表于报刊的关于“人文实验室”的文章。广西师范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只是大学文化建设若干实践样本中的一个,“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希望本书的所思所论,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点滴的思路和启发,成为一个先行探索的实践样本。“人文实验室”建设凝聚着每位参与者的汗水和精力,衷心感谢每位建设者和参与者的无私奉献。
我想,多年前我提出的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理念,是一个厚重且深长的命题,因为大学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坚守大学精神,让大学精神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我们要深刻把握高等教育事业所处的时代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建设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的绚丽篇章。我相信,大学“人文实验室”建设必将助推广西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和“国内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半岛电子游戏,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