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半岛电子游戏高舜禮:非遺只有應用才能永續傳承(組圖)
半岛电子游戏2024年10月中旬,本人到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考察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前往仁俊院、青海熱貢夏吾唐卡畫院、青海冉娜熱貢藝術傳播有限公司、同仁市唐蕃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的德吉小廚房、郭麻日古堡、隆務寺等處,感受了豐富而獨特的熱貢藝術和非遺文化,對非遺傳承與旅遊開發的相互賦能有所感觸。
熱貢藝術産生於13世紀的黃南藏族地區,主要是指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主要題材以藏傳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説、史詩為主,也有一些世俗化內容。我認為,通過引入專業的旅遊開發,可對熱貢藝術的非遺傳承與旅遊發展有所助力,走出一條文旅融合的和諧發展之路。
任何非遺都依存于必要的客觀環境,核心是能夠不間斷地應用,憑此才會可持續的存在(産生或生産)。只有營造適宜的生存環境,厚植可生存的土壤,創造更多的現實需求,非遺才能傳承下去。保護不意味著與現實相隔絕,就如大熊貓的救助工程,最終還是要野化放生,永遠孤立於一隅是很難的。因此,非遺不能僅在傳承人、傳習所、博物館中迴圈,還應該主動走向民眾、走向生活、走向應用。
要把熱貢藝術保護和傳承好,提高認識水準是很重要的。沒有充分意識和正確認識,在現代化進程和強勢文化夾擊下,任何非遺都很難可持續地傳承。
--要提升幹部的認識。幹部處於決策和引領地位,是否能夠自覺認識並身體力行,對非遺保護與傳承至關重要。記得邊疆省份的一位領導説,20年前他到地州參加民族節慶活動,發現當地絕大多數幹部不穿民族服裝;如今這種現象已有很大改變,不僅幹部群眾自覺穿著民族服裝,就連所居住的城市風貌也日益充滿民族風情。
幹部認識水準提升的最重要表現,應該是以立法手段保護傳統與非遺,如雲南紅河州立法保護元陽梯田世界文化遺産,青海省出臺推進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指導意見,黃南州正致力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條例(暫行)的立法。思想認識準確到位了,非遺保護就有了可靠保障。
--要提高匠人的認識。其中,中堅力量是非遺傳承人,他們是非遺傳承的核心動力。中國人有傳承文化和歷史的源遠流長的風範和傳統,如耕讀傳家、書香門第、中醫世家等;如家風家訓的傳承、工匠技藝的傳承、文房四寶的傳承、醫學門派的傳承,都是這類傳統文化的基因和賡續。傳承者只有對職業和事業發自內心的堅守、尊重與熱愛,才能將非遺代代傳承下去。在此基礎上,才會有進一步的創新發展。
--要提高民眾的認識。主要是在生活方式、習慣、氛圍和場景上,要有一份對傳統的感情和尊重;只有當地人自覺地去做,外地人才會認識和敬重。我20年前在滇西北挂職,發現對民族服飾忠誠度最高的是中老年婦女半岛电子游戏,距離城鎮越遠的村寨就越完好地保持著傳統習慣,其中就有很多的非遺元素。世界一些經濟發達國家,也不乏保持民族習俗和文化傳統的,如蘇格蘭男人穿著的裙裝;紐西蘭毛利人的迎賓儀式;日本人的民俗節日與婚慶著裝,所反映的都是民族文化的自覺與自信。有了這些,非遺傳承也就自然而然、潤物無聲。
非遺只有應用,才能存續不斷,這是最樸素的道理。如某些民族語言的滅失,就因為用得人越來越少;非遺要保護和傳承,就得在日常生活中儘量應用,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這方面的例子在現實中有很多。
雲南大理鶴慶縣新華村的銀飾鍛制是國家級非遺,全村現有銀飾品打造企業100多家,帶動5600多人就業,銀器産值高達26億元。非遺發展到這種程度,可持續的傳承就應該無虞;廣東“香雲紗”(也叫“莨綢”)是一度失傳的天然布料紡織技藝,通過科技攻關和技藝復原,終於重新復活起來(國家級非遺),一經面世便在市場暢銷不衰,使得持續傳承有了可能。
青海黃南州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內,到2022年末有唐卡畫師2.16萬人,以唐卡為主的熱貢藝術營收13.07億元。但由於每幅唐卡動輒售價一二十萬,即是方寸尺幅也價格不菲,絕大多數遊客望而卻步,能否向文創化、紀念品化發展,以提升它對外傳播的影響力,便成為值得探討的一大問題。我參觀山東淄博華光國瓷的藝術陳列館,就看到黃胄等著名畫家的代表作被燒制到瓷盤上,成為活靈活現的藝術品;若參考這一路徑去思考唐卡藝術的活化,對廣大遊客來説將大幅降低選購門檻,對唐卡藝術傳播就是開闢了廣闊天地。
黃南州的文化生態保護區內,已有包括熱貢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區在內的2家4A級旅遊景區、熱貢唐卡藝術風情小鎮等半岛电子游戏,更有散落各處的諸多熱貢文化傳承人的工作室、傳習所。我實地考察了三處院落,發現那兒既是非遺傳承人的創作和工作空間,也是藝術展陳、研學體驗、旅遊接待場所,共性問題是空間不夠開闊,對非遺傳承和旅遊接待造成一定制約。
這方面可借鑒浙江省的一些扶持政策。我在浙江麗水的龍泉市、金華的東陽市,實地考察過幾位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越窯青瓷、龍泉寶劍和東陽木雕的藝術館(傳習所或工作室),都是佔地面積達6畝地的寬敞空間,是當地政府給予這一層級藝術家特有的扶持政策。今年,浙江省政府又出臺支援歷史經典産業發展的政策(浙政辦發〔2024〕22號),強調“強化土地要素保障”,其中之一是“鼓勵各地利用現有房源或新建樓宇支援歷史經典産業企業和大師工作室集聚發展”。
有些省市在這方面也有集中建設園區、小鎮的探索,期望把某一門類的非遺傳人、能工巧匠聚攏起來,形成一種“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效應,結果卻以失敗告終,有關教訓值得很好加以汲取。
對非遺傳承來説,旅遊既是重要的助力因素,也是受眾群體的先行者。通過專業的旅遊開發,可讓非遺資源變為旅遊欣賞、體驗和消費的對象,從而讓非遺傳播與傳承有更寬闊的載體與平臺。
--旅遊吸引物。包括景區但不限于景區。與非遺相關的民俗村落、博物館、傳習館、製作工坊,都可開發為旅遊觀賞、研學體驗的場所。就熱貢文化來説,包括唐卡、堆繡、泥塑、木雕、彩繪、壁畫、石刻等,只要配置必要的接待條件,作品展陳、加工製作、搶救修復、傳習場景都可成為旅遊關注點。一般而言,如果是冶煉鑄造、陶瓷燒制、琉璃加工、工業化生産,則需建設專門的旅遊參觀廊道。
--旅遊食宿交通。對於遊客來説,餐飲既要有當地特色,包括食材、烹技、口味和氛圍,也要有普適性、可食性,讓各地遊客都能接受。拉薩有一家叫“喜藏”的餐館,主推以內地廚藝烹飪藏地食材,就很受入藏遊客的青睞。無論是當地的民宿或客棧,還是酒店、賓館,都應儘量體現在地文化和民族特色,充分展現非遺文化,而非沒有特點的一般商務住宿。短途的旅遊交通,應在適當場景下充分運用牛、騾馬、駱駝、毛驢,也可加以裝飾和打扮作為旅拍的道具。
--旅遊娛樂。包括觀賞戲劇、曲藝、演奏、歌舞、節慶等。黃南州發自民間的藏戲團(隊)有18家,藏戲從業者600余人,有“藏戲之鄉”稱號的村子還搭建戲臺,顯示了豐厚的旅遊娛樂資源,關鍵是創造一些適於表演的場合和舞臺。如雲南迪慶德欽縣的“藏家樂”,就為民間藝人大展身手創造機會;民族節慶活動也對遊客有著不小魅力,如熱貢六月會、土族於菟舞、隆務寺正月法會、尖扎冬春季“射箭”等,都能夠吸引遊客觀演。
--旅遊購物。民族地區可開發的文創和旅遊商品,有廣泛的素材、形式和範圍。如雲南麗江納西族的象形文字,被文創化為旅遊商品;四川九寨溝的文創作品,有的把佛教題材畫在小塊石頭上,也深受遊客喜愛;黃南州的熱貢文化,更是富有文創開發的大量亮點。
非遺保護與傳承有若干原則和紅線,我贊同這類的觀點:不能將文化生態保護區理解為一般的經濟開發區和文化産業園區,不能以保護名義建設所謂的主題公園、産業園,不能以旅遊發展之名搞各種形式主義的樓堂館所。同時,非遺資源的開發利用,需要遵循借力旅遊的基本規則:
--緊扣旅遊消費需求。要吸引儘量多的遊客前來,就得考慮遊客的欣賞偏好、停走節奏、價格幅度。我幾年前去雲南大理劍川,有一家獲得旅遊商品金獎的黑陶作坊,産品變得非常暢銷半岛电子游戏,作坊主人便讓學習木雕手藝多年的兒子,立馬改學黑陶製作,這就是對應市場需求的積極反應;與之相反,不管遊客喜歡什麼款式、承受多高的價位,依舊我行我素、閉門造車,那麼做的結果必定是自尋碰壁。
--兼顧傳承與創新。既要考慮遵循傳統,也要積極加以創新,非遺才會永續傳承。我在雲南挂職期間得知,今日看到的白族“風花雪月”服飾,直接受到電影《五朵金花》道具的影響,此前的樣式與此有較大差別;玉溪花腰傣的傳統服飾,嫺熟地穿戴也要2小時以上,當代版的服飾則要簡便多了。或許有人不認可這種演變,但無法阻擋發展的現實;就如同今日的“漢服”、“唐裝”,既有傳統服飾的痕跡,又有新時代的影響,認可與否都改變不了傳承大流。
--循序漸進加以開發。即非遺利用應與市場規模相匹配。一地非遺資源的旅遊利用,需要充分地市場調研,根據客源量大小和資源類型,有所規劃、策劃、設計、佈局,一口難以吃成胖子,旅遊發展也很難一鼓作氣。一哄而上,雷同開發,最終只能枉交學費。
--專業化的宣傳行銷。將某地的非遺之旅納入全國旅遊線路,屬於政府旅遊形象和産品發佈的宣傳,未必能夠引領客源市場的現實選擇;以行政力量讓景區減免門票,期望以此拉動客源市場,並非專業性的旅遊思維;靠狂轟濫炸式的網路戰,拉升某地為一時“網紅”,更非可持續發展的理性之舉。宣傳行銷應基於旅遊産品開發狀況,而非毫無底線的大吹、胡吹、濫吹,只有對應主要客源市場、新老媒體並用、講究以産品和服務吸引人,才是旅遊産業發展的基本路徑。
2007年以來,我國已設立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和實驗區。如何讓非遺資源密集的地方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傳承之路,正在緊鑼密鼓的探索和實踐之中,期望熱貢藝術在文旅融合道路上行穩致遠、大放光彩,走出一條可資借鑒的康莊大道。
(來源:中國網 作者:高舜禮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旅遊報社前社長、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