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半岛游戏石载千秋|走进青州古代石刻文化展(六)

2024-12-16 22:25:1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半岛游戏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佛像随着佛教的创立、传播,适应信众的需求而诞生,并逐步融入中国文化。青州地区佛教文化遗存丰富,形成了极具青州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是佛教信仰广泛普及民间的表现,根植于百姓中半岛游戏,成为青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青州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佛教造像处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到北朝晚期达到顶峰。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佛教文化的普及,佛教造像逐渐增多,佛教文化也影响了当时青州的社会生活。上至士族高官,下至黎庶,人们把自己的信仰和美好愿望寄托在斧凿之间,祈望家国永安。

  佛头高肉髻,眉间留有一空洞,双眼平视,嘴角上翘有笑意,神情祥和。东魏石雕佛头像于2012年邵庄镇岔河村石佛寺出土,是青州现存最大的佛头像。

  冯石奴造塔为方形密檐式石塔,由8块石构件组成。塔下基座为须弥座式,塔身后壁素面无纹饰。塔身前面一石之左壁刻铭 4行,由于风雨侵蚀,现已残缺不全,但其形制与雕刻风格与天宝二年(743)杨瓒造塔基本一致,应是盛唐时期的遗物。此塔原立在段村石佛寺内,1964 年秋冯石奴造塔移入益都县博物馆保存。据《益都县图志》载,此石佛寺在城北五十里段村,唐天宝二年建。明崇祯七年、国朝雍正二年、嘉庆二十五年,相继修缮。

  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个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会刻写佛教经文、浮雕佛像等,经文内容多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据佛经记载,光照经幢的黑影或风轻轻吹落经幢上的尘土洒落身上,可以让人脱离苦海,消弭灾祸。经幢因体量小、易于建造以及在佛教中的重要作用,留存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

  青州作为佛教传入较早的地区之一,很早就有了寺院的建立。自北魏起,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寺院数量迅猛增长,如广固南寺、胜福寺(亦称广福寺)、七级寺、白苟寺、张河间寺、南阳寺(后改称龙兴寺)、孙泰寺、大业寺、弥陀寺、吉祥寺、重兴寺、侯恺寺、延祥寺、弥勒寺、石佛寺、兴国寺等众多寺院纷纷出现。其中,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精美绝伦,备受瞩目。馆藏两件带有铭文题记的实物资料为研究龙兴寺的历史提供珍贵依据。其一详细记载龙兴寺重修过程及当时社会背景,可一窥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件着重描述寺内宗教活动和相关人物,展现龙兴寺在佛教传播中的积极影响。

  该碑于北齐武平四年(573)建于南阳城内南阳寺。南阳寺在唐神龙元年(705)到景云二年(711)间得名龙兴寺。碑首由盘旋巨龙与佛像组成。中部阳文篆书“司空公青州刺史临淮王像碑”。碑的正文为隶书,原文共1635字,现存1500字。碑文的内容记述和赞扬北齐青州刺史娄定远重修南阳寺的功德。碑阴刻唐代北海郡太守李邕书“龙兴之寺”四个大字。

  此香炉造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功德主”史弘实为亡父母及长女所造,希望他们“远生净土”半岛游戏,又愿生者“合家安乐,行作遂心,喜庆日增,火障消灭”。题记中提到此香炉的安放地点是“龙兴寺九曜院”。由此可知,在五代时期,青州龙兴寺这座古老的寺院仍然存在半岛游戏,并且香火旺盛。

搜索